進入2023年,能明顯感覺到運營商技術層面上的動作變多了,VoNR、VoWiFi、5G+、FTTR、異網漫游等一系列我們或熟悉或陌生的名詞,開始更加頻繁地出現在各大運營商的新聞報道里。這些名詞,通常代表著某種新穎的技術或功能,它們也將對我們的日常網絡生活產生影響。
這些讓人看著眼花繚亂的各類概念,落地到現實中時,會給網絡體驗帶來哪些變化?它們真的能提升我們的用網感受嗎?
VoNR:5G高清語音
VoNR可以理解為5G版的VoLTE,有了它,5G網絡下接打電話信號都不用回落。這意味著,如果你在用5G網絡下載大型文件或打網絡游戲,不會因為語音電話來出現中斷,從而獲得更好的網絡體驗。同時,VoNR將語音服務裝載在5G核心網上,高速率和第延遲能打造更好的通話質量。
VoNR推廣方面,中國移動在國內運營商中最為積極。早在2022年,中國移動多個省市的分公司就已經在當地開展VoNR試商用活動,當年4月到5月,浙江移動、江蘇移動、山東移動、天津移動等均開啟了試商用。今年5月,廣東移動宣布將對高清語音服務進行升級,將于6月1前完成,并開啟VoNR試商用。
中國聯通則于去年5月宣布在國內125個城市開通VoNR服務,范圍比中國移動要小一些。中國電信方面,2022年4月浙江電信在杭州開啟了商用,廣東電信在深圳實現了VoNR全域覆蓋。
目前來說,VoNR尚未實現全覆蓋,但運營商仍在不斷推廣,2023年還會更大的力度。終端支持方面,現在絕大部分國產安卓機均支持VoNR,基本可以在開發者模式中直接開啟。
(圖源vivo手機截圖)
VoWiFi:用WiFi打電話
字面上就能看出VoWiFi和VoNR有某種聯系,它們的區別就是VoNR是通過5G承載語音業務,VoWiFi則是通過WiFi網絡。這意味著,如果有VoWiFi功能,在移動網絡信號不好的時候,可以通過手機接入的WiFi網絡來接打電話。一般而言,WiFi背后的網絡是有線寬帶,網速和穩定性都更有保證,能提供更好的語音通話。
VoWiFi應用的場景通常是基站信號覆蓋不到位的地方,比如鋼筋混凝土密集的寫字樓或者握手樓成片的城中村中。這些區域的信號覆蓋一直是老大難問題,VoWiFi無疑是一種另辟蹊徑的解決方案。
今年3月,中國電信宣布將在深圳率先部署VoWiFi。5月中旬,廣東電信正式上線VoWiFi,首批支持城市為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不過目前還是灰度測試,沒有全量開放。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VoWiFi上的動作還不多,暫時沒有太多公開消息。
(圖源廣東電信)
FTTR:把光纖鋪進房間
寬帶安裝時比較常見的FTTH是指光纖入戶,這兩年運營商在宣傳的“FTTR”則是指光纖入房間(“Room”)。正常來說,我們安裝寬帶都是運營商把光纖拉進房子里,用光貓連接,我們再把光貓接到路由器上,從而讓整個房子的里的設備都能連上網。
而FTTR則是運營商把房子里的組網工作一起完成了,具體來說,運營商會為用戶配備多個光貓,它們之間用光纖連接,這樣每個房間和區域都能有高速網絡覆蓋。它的好處在于提供了一步到位的解決方案,用戶自己不用操心組網、WiFi信號死角的問題。當然,對于動手能力強的人來說,FTTR性價比不高、自由度低,自己用路由器Mesh組網是更好的選擇。
(圖源中國電信)
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均上線了FTTR業務,基本都是配套1000M或以上寬帶。另外,小雷發現,很多省市的運營商分公司,都把2000M寬帶和FTTR綁定,即如果用戶想辦理2000M寬帶,基本就得打包FTTR服務一起購買。
FTTR服務的出現順應了智能化浪潮趨勢,更加符合未來萬物互聯世界的需求。不過就目前來說,運營商力推的FTTR,在價格、自由度等各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5G+:更多頻段、更快網速
我們現在在用的5G網絡,基本基于Sub 6頻段,以中低頻為主,優勢在于覆蓋成本更低,缺點則是上下行速率和1Gbps甚至10Gbps的理想數值差得有點遠。要提升5G網絡的速率,最直接的辦法是用更高的頻段,提升信號發射功率。比如在部分地區,當地運營商用上了毫米波,并把這種更快的5G網絡稱之為為5G+。但毫米波的劣勢我們都清楚,就是覆蓋半徑小,極易衰減,導致鋪設成本非常高昂。
在國內,運營商對于5G網絡提升,采取的主要手段是載波聚合技術,它的原理可以理解為把不同頻段的網絡拼接到一起,通過更大的頻寬帶來更高的網速。載波聚合在4G時代就已經應用過,當時的4G+就是通過它實現的。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均有配置此項技術,并已經在測試,今年年初以來,已經有不少用戶發現他們的手機能連上采用載波聚合的5G網絡,實際下行速率甚至能突破1000Mbps。
(圖源C114論壇)
現在國內已經有數億5G用戶,對5G網絡的負載在迅速升高。要讓用戶的實際網絡體驗不劣化,5G擴容勢在必行。除了常規的增設5G基站外,載波聚合技術的應用也有有效的手段。手機終端方面,主流旗艦產品基本已經支持5G+,部分低端手機則不支持。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成本降低,未來實現全終端支持應該不是難事。
異網漫游:A家手機卡能用B家信號
日常使用手機時,有時候能明顯感覺到同一個地方,一家運營商的信號比另一家好。一般而言,不同運營商之間的信號質量差異,主要源于基站鋪設密度、連接用戶數量的不同。而異網漫游,就是讓運營商之間可以信號共享。比如說,某個區域某家運營商的信號不好,所屬用戶的手機就能接入其他運營商的基站,從而正常打電話上網。
據《經濟日報》報道,今年5月,在工信部的協調下,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四家運營商宣布在新疆開啟全世界第一個5G異網漫游試商用。這意味著,未來在新疆,無論用戶用的是哪家運營商的手機卡,都能通過異網漫游減少遭遇信號死角、移動通信功能受阻的情況,無論是打電話還是上網,綜合體驗都更會有保障。
小米Civi 3在發售前,就被曝光支持5G異網漫游,預計它很快會成為主流智能手機的標配功能。
(圖源@數碼閑聊站)
實際上,異網漫游并不算新鮮的技術。很多時候,我們出境旅游,手機往往會自動連接當地運營商的基站。只是,出境漫游通常要支付不菲的費用,而現在在試點的5G異網漫游則不需要用戶付費,運營商們之間會自己結算費用。而且,以往的異網漫游通常是2、3、4G網絡,在5G網絡上實現還是首次。5G異網漫游除了能提升用戶體驗外,還可以降低運營商的基站建設成本。
寫在最后
一直以來,移動通信技術都和移動互聯網息息相關,通信的進步往往會引發互聯網的變革。已經商用三年多的5G,它的技術優勢已經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被用戶所感知到。當然,5G尚未催生出革命性的新場景,我們還看不到類似于4G時代的短視頻這樣的殺手锏應用。
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普及,5G未來的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關鍵。運營商近期在推進的VoNR、VoWiFi、5G+、異網漫游等,技術原理上來說都并不復雜,要推廣與否更多是從商業角度進行考量。不管怎么說,對普通用戶而言,這些技術或功能推廣普及后,都能切實提升日常使用網絡以及通信服務的體驗。
而對于整個5G相關的產業來說,點點滴滴的技術進步,正在一步步夯實5G的技術基底,為未來的爆發打好根基、做好儲備,這或許是運營商近期這一系列動作背后更加深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