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秦梟 北京報道
自ChatGPT發布以來,相關話題層出不窮。最初,人們驚喜于ChatGPT帶來的便利,后來漸漸地又被ChatGPT能夠取代普通內容創作者的焦慮所困惑,而在近日,AI威脅論再被談起。
實際上,人工智能威脅人類的話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1997年AI打敗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2011年AI獲得了《危險邊緣》智力節目冠軍,2016年AI打敗了前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每當AI取得超乎人類想象的成果時,類似話題都會被談起。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越來越強的算力確實意味著更大的數據和隱私風險,人工智能可能會對某些行業和領域產生負面影響。隨著監管的接入,可能會對某些領域的Al熱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并不意味著此輪的Al熱即將退去。事實上,在技術和產業的演進過程中,監管的加強和退出是常見的現象。
越智能越危險?
目前,作為生成式AI代表的ChatGPT已迭代到4.0版本,回答準確性不僅大幅提高,還具備更高水平的識圖能力,且能夠生成歌詞、創意文本,實現風格變化。此外,GPT-4的文字輸入限制也提升至2.5萬字,且對于英語以外的語種支持有更多優化。
相較于GPT3.5,GPT-4最大的進化在于“多模態”和長內容生成,最大的突破是擁有了“讀圖能力”。相關資料顯示,與初代GPT模型的參數是1.17億個相比,GPT-4的真實參數在1750億~2800億個之間,重點在數據處理優化上。有專家預測,未來會出現文字、圖像、音頻和視頻等所有數據統一處理的新變革。
越來越強的算力意味著更大的數據和隱私風險,與初代GPT3.5給人們帶來的驚喜不同,隨著GPT-4的發展,一些擔憂的聲音也開始出現。
今年3月,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聯合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等科技界大佬簽署了公開信,警告AI系統可能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深刻的風險,并呼吁暫停開發比GPT-4更強大的系統六個月,直到制定并實施一套共享的安全協議。
天使投資人、知名互聯網專家郭濤對記者表示,GPT-4相較于GPT-3.5在模型參數規模、訓練數據量、自然語言處理任務性能、多模態任務處理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其所面臨的數據安全、隱私保護、不當濫用等問題更加突出。
商務部研究院電商研究所研究員洪勇認為,人工智能可能會對某些行業和領域產生負面影響,如某些傳統行業和低技能勞動力將會被替代。此外,人工智能的發展還需要考慮隱私、安全、倫理等方面的問題。人工智能可能會受到算法、數據、硬件等方面的限制,導致其性能和效果受到影響。同時,人工智能還存在被黑客攻擊、病毒感染等方面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擔憂并不是毫無根據,根據網絡安全公司Darktrace的最新研究報告,攻擊者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通過增加文本描述、標點符號和句子長度,讓社會工程攻擊量增加了135%。OpenAI官方3月份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有1.2%的ChatGPT Plus用戶可能數據被泄露。
各國的監管部門也開始關注ChatGPT的安全性,3月底,意大利數據保護局率先行動下線了當地的ChatGPT服務,隨后,歐洲多國與美國相繼宣布出手調查ChatGPT。近日,國內也出臺了相關文件,表示將對人工智能加強監管。
洪勇表示,GPT從3.5演進到4.0可能會引起更多的監管關注,包括數據隱私和安全、技術風險等方面的問題。這也說明了在技術的演進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安全和隱私等問題,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來保障公眾的利益和安全。
名不副實?
即便如此,也未能讓AI熱“降溫”。各個互聯網大廠也隨著這股熱潮推出自己的大語言模型工具。在海外,微軟在New Bing中整合了ChatGPT,谷歌發布了Bard;在國內,百度推出文心一言,阿里也將推出“通義千問”。除此之外,騰訊的“混元”、華為的“盤古”、京東的“言犀”、字節跳動的自研大模型、科大訊飛的“1+N”認知智能大模型、浪潮的“源1.0”都將陸續登常
此外,在A股資本市場,這一熱潮也在延續。4月20日下午,初代ChatGPT熱門股集體走強,萬興科技(300624.SZ)漲超10%,云從科技(688327.SH)漲超8%,科大訊飛(002230.SZ)漲超7%,漢王科技(002362.SZ)、拓爾思(300229.SZ)等明顯走升。
洪勇認為,隨著監管的接入,可能會對某些領域的 Al 熱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并不意味著此輪的Al熱即將退去。事實上,在技術和產業的演進過程中,監管的加強和退出是常見的現象。這也說明了,監管的加強有助于規范和保障Al熱的健康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自今年初以來,A股人工智能板塊備受市場追捧,但在資本市場受熱捧相關個股市場表現與公司基本面嚴重背離。
作為ChatGPT概念股,云從科技股價今年以來持續走高,今年以來云從科技股價最高漲幅已接近180%。不過,截至4月20日收盤,云從科技股價在43.87元/股,這較4月4日其達到的最高點跌去30%。但觀其具體業績表現卻差強人意。4月17日,云從科技發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去年營收5.26億元,同比下降51.06%;歸屬凈虧損則同比擴大37.5%至8.69億元。
漢王科技作為ChatGPT概念最先收益的一批企業亦是如此,漢王科技1月20日收盤價為16.74元/股,截止到4月20日收盤,其股價為27.31元/股,區間累計漲幅為63%,總市值為66.8億元。然而,漢王科技發布了2022年年報顯示,漢王科技2022年度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下降。營業收入為14.01億元,同比減少13.19%。
郭濤表示,近期隨著AI大模型、AIGC等人工智能相關概念熱度的日益升溫,人工智能概念相關的大模型、芯片與算力、數據等領域已經出現泡沫化現象,例如相關概念股股票大漲、初創企業估值虛高、企業扎堆涌入等,市場存在股價大幅回調、資本熱潮日趨降溫、市場競爭加劇風險,行業投資者、創業者以及相關的從業者需要警惕風險。
與此同時,郭濤也提醒道,當前全球范圍內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監管力度正在持續加大,紛紛加快建立或完善人工智能研發與應用相關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和倫理道德規范,進一步加強對科技企業、應用場景、使用者等方面的監管。隨著全球監管要求的日益趨嚴,熱潮或將有所降溫,預計人工智能行業將逐步進入冷靜發展期。
(編輯:張靖超 校對:顏京寧)